(一)ㄗㄨˊ
人體下肢的總稱。亦專指踝骨以下的部分,今稱為「腳
」。說文解字:「足,人之足也,在下。」如:「舉足
」、「失足跌跤」。唐.韓愈.山石詩:「當流赤足踏
澗石,水聲激激風生衣。」
動物的下肢,用來奔走或爬行。如:「節足動物」、「
百足之蟲」。南朝梁.無名氏.木蘭詩二首之一:「愿
駝千里足,送兒還故鄉。」
器物下面支撐的部分。易經.鼎卦.九四:「鼎折足。
」唐.劉禹錫.蜀先主廟詩:「勢分三足鼎,業復五銖
錢。」
姓。如戰國時韓國有足強。
二一四部首之一。
踏。文選.司馬相如.上林賦:「手熊羆,足羊。」
滿足、使滿足。漢書.卷五.景帝紀:「其唯廉士,寡
欲易足。」三國志.卷一.魏書.武帝紀:「紹謀臣許
攸貪財,紹不能足,來奔。」
停止、止息。老子.第二十八章:「為天下谷,常德乃
足,復歸於樸。」史記.卷一○二.張釋之傳:「釋之
免冠頓首謝曰:『法如是足也。』」
夠量的、不缺乏的。如:「充足」、「心滿意足」、「
豐衣足食」。
富裕。如:「富足」。
整整的、完全的。如:「足足玩了一星期」、「足足樂
了一天」、「在水中悶了足足有二分鐘的氣。」
堪、可以。如:「足供參考」、「足慰吾懷」、「足以
自豪」。
值得。如:「何足掛齒」、「微不足道」。
(二)ㄐㄩˋ
過分。見「足恭」。
※足恭:
過於謙恭。論語.公冶長:「巧言、令色、足恭,左丘
明恥之,丘亦恥之。」儒林外史.第三十三回:「道士
足恭了一回,拿出一卷詩來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