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04408 【阿】



   

字號

A04408

正字

【阿】阜-05-08

音讀

(一)ㄜ (二)ㄚ (三)(又音)ㄚˋ

釋義

(一)ㄜ
大陵、大土丘。唐.王勃.滕王閣序:「儼驂騑於上路
  ,訪風景於崇阿。」
 轉折、彎曲的地方。文選.古詩十九首.冉冉孤生竹:
  「冉冉孤生竹,結根泰山阿。」漢書.卷二十二.禮樂
  志:「沛施佑,汾之阿,揚金光,橫泰河。」
 屋宇、屋檐。周禮.冬官考工記.匠人:「堂崇三尺,
  四阿重屋。」文選.古詩十九首.西北有高樓:「交疏
  結綺窗,阿閣三重階。」
 姓。如唐代有阿光進。

迎合、偏袒。如:「阿附」、「阿私」、「諂媚阿諛」
  。孟子.公孫丑上:「智足以知圣人,污不至阿其所好
  。」呂氏春秋.離俗.高義:「阿有罪,廢國法,不
  可。」
 倚靠。見「阿衡」。
  ※阿衡:
   職官名。為古代執政的大官。商湯時,由大臣伊尹掌
   權,商人遂以阿衡代指伊尹。書經.太甲上「惟嗣王
   不惠于阿衡」句下孔穎達.正義:「阿,倚;衡,平
   也。伊尹湯倚而取平,故以為官名。」詩經.商頌.
   長發:「實維阿衡,實左右商王。」

(二)ㄚ
置於語尾。通「啊」。如:「做人阿!要腳踏實地才是。
 」

表示疑問、驚訝等語氣。如:「阿!你怎麼啦?為什麼血
 流滿面?」

詞頭:
 加在稱謂上。如:「阿姨」、「阿婆」、「阿兄」、「
  阿爹」。南朝梁.無名氏.木蘭詩二首之一:「阿爺無
  大兒,木蘭無長兄。」
 加在名字上。如漢代曹操的小字稱為「阿瞞」、三國時
  蜀漢後主劉禪人稱「阿斗」。

(三)(又音)ㄚˋ
(二)之又音。




 𢯼 𢫱 𢯰   𥻌    𢱤  𢱨 𢳡 𢱮  𢸩   𢱢 𢱾  𢱷 𢲀    𢶛   𢱡     𢵀     𢱶  𢲰   𢱣 𢰒 𢳕   𢱬   𢲼 𢳙   𢵎   𢳇 𢳋   𢴥 𢲾  𢵅  𢲵     𠭯  𢸉 𢳑 𢲸 𢳂  𢶔 𢲶 𢳓   𢳚   摷  𢳁  𢲴   𢴧 𢴠 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