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03265 【篸】



           

字號

B03265

正字

【篸】竹-11-17

音讀

(一)ㄘㄣ (二)ㄗㄢ (三)ㄗㄢˋ

釋義

(一)ㄘㄣ
長短不齊的樣子。說文解字:「篸,篸差也。」段玉裁.
 注:「蓋物有長有短,則參差不齊,竹、木皆然。今人作
 『參差』。」

(二)ㄗㄢ
縫衣針。廣韻.平聲.覃韻:「篸,所以綴衣。」
 用以綰住頭發的竹針。通「簪」。南朝梁.沈約.江南
  曲:「羅衣織成帶,墮馬碧玉篸。」唐.韓愈.送桂州
  嚴大人詩:「江作青羅帶,山如白玉篸。」

(三)ㄗㄢˋ
綴、插。北周.庾信.入道士館詩:「野衣縫蕙葉,山巾
 篸筍皮。」宋.黃庭堅.南鄉子.諸將說封侯詞:「花向
 老人頭上笑,羞羞。白發篸花不解愁。」




  𩸊 𩹏 𩶅 𩶪   𩹁        𩶦 𩷂  𩶮 𩶥  𩶩 𩶢   𩶤 𩶰 𩶿  𩷌   𩶶  𩷮  𩶯 𩷕     𩷐 𩷚  𩷓  𩶃 𩷏 𩷖 𩷘     𧉯 𩶋  𩹇  𩷵  𩷎 𩷗 𩷬 𩷴  𩷍 𩵤  𩸁  𩺃 𩻢 𩼫 𩸨    𩷼 𩸥 𩸹  𩷻   𩵧    𩻶 𩸋 𩸇  𩹆 𩻣  𩺚 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