舊稱表演歌舞、戲劇的人。如:「紅伶」、「女伶」、「
名伶」。
我國少數民族之一。屬西南僰撣族系,散布於廣西省北部
山區深處,以種山、狩獵為生。
靈巧、聰慧。如:「伶牙俐齒」。紅樓夢.第六十八回:
「妹妹這樣伶透人,要肯真心幫助我,我也得個膀臂。」
姓。如黃帝時有伶倫。
見「伶仃」。
※伶仃:
1.孤獨無依的樣子。聊齋志異.卷二.嬰寧:「伶仃獨
步,無可問程。」或作「伶丁」、「零丁」。
2.身體瘦弱的樣子。元.王德信.四塊玉.信物存套.
烏夜啼曲:「要相逢甚日何年在,則我這瘦伶仃形體
如柴。」金瓶梅.第九十六回:「誰人知道我心頭,
天害的我伶仃瘦!」或作「伶丁」、「零丁」。
3.搖擺晃動的樣子。水滸傳.第一一七回:「武松醒來
,看見左臂已折,伶仃將斷。」
4.俐落、爽快。水滸傳.第六十五回:「那人鉆入艙里
來,被梢公一手揪住,一刀落時,砍的伶仃,推下水
去。」
5.獨行貌。正字通.彳部:「,彾,獨行貌。亦作
伶仃。」亦作「彾」、「 」。
見「伶俜」。
※伶俜:
1.飄零孤單的樣子。樂府詩集.卷七十三.雜曲歌辭十
三.古辭.焦仲卿妻:「晝夜勤作息,伶俜縈苦辛。
」唐.杜甫.新安吏詩:「肥男有母送,瘦男獨伶俜
。」亦作「 」。
2.行不正。見廣韻.平聲.青韻。亦作「 竮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