怨恨、責怪。詩經.鄘風.載馳:「許人尤之,眾且狂
。」論語.憲問:「不怨天,不尤人。」
親近、喜愛。唐.羅隱.春中湘中題岳麓寺僧舍詩:「欲
共高僧話心跡,野花芳草奈相尤。」宋.柳永.如魚水.
帝里疏散詞:「共綠蟻,紅粉相尤。」
更加、格外。史記.卷一.五帝本紀.太史公曰:「余并
論次,擇其言尤雅者,故著為本紀書首。」唐.柳宗元.
答韋中立論師道書:「抑又聞之,古者重冠禮,將以責成
人之道,是圣人所尤用心者也。」
特異。唐.韓愈.送溫處士赴河陽軍序:「朝取一人焉拔
其尤;暮取一人焉拔其尤。」
過失。詩經.小雅.四月:「廢為殘賊,莫知其尤。」論
語.為政:「言寡尤,行寡悔,祿在其中矣。」
姓。如宋代有尤鶴。
見「蚩尤」。
※蚩尤:
古諸候。見康熙字典.尢部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