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00263 【兀】
異 體 字
字號
A00263
正字
【兀】兒-01-03
音讀
(一)ㄨˋ (二)ㄨㄤ
釋義
(一)ㄨˋ 高聳特立。唐.劉禹錫.九華山歌:「君不見敬亭之山 黃索漢,兀如斷岸無棱角。」 光禿。如:「兀鷹」。唐.杜牧.阿房宮賦:「蜀山兀 ,阿房出。」 見「硉兀」。 ※硉兀: 如山崖之狀。突出、不平的樣子。唐.杜甫.瘦馬行 :「東郊瘦馬使我傷,骨骼硉兀如堵墻。」亦作「硉 矹」、「矹」、「矹」。
尚、仍、還。水滸傳.第九十一回:「黑旋風李逵兀是 火剌剌的只顧砍殺。」 渾然無知的樣子。文選.陸機.文賦:「兀若枯木,豁 若涸流。」唐.李白.月下獨酌詩四首之二:「醉後失 天地,兀然就孤枕。」 不安的樣子。如:「兀兀難安」。漢.傅毅.舞賦:「 兀動赴度,咱嗹應聲。」
動搖、飄蕩。後漢書.卷七十四下.袁紹傳:「未有棄親 即異,兀其根本,而能全於長世者也。」宋.蘇軾.好事 近.湖上雨晴時詞:「燭棹小舟歸去,任煙波飄兀。」
加在代詞前形成復詞。如:「兀那」、「兀誰」。
(二)ㄨㄤ 「尢」之異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