見「 」。
※ :
1.綿密不分而無所見。說文解字.部:「 ,
,不見也。」段玉裁.注:「 與 音義皆
同。《毛詩》『綿綿』,《韓詩》作『民民』。按『綿
綿』、『民民』皆謂密也,即『 』不見之
意。」一說遠視而天地晦冥不分無所見之貌,通「
 」。清.王筠.說文句讀.卷十四:「其義
蓋與 近。 ,冥合也,晦冥不分,則一無所見
也。」或作「冥 」。見玉篇.部。
2.室中無人。說文解字.部:「 ,一曰
,不省人也。」南唐.徐鍇.說文系傳.卷十四:
「室中無人也。」一說眇目睥睨,傲視於人的樣子。
清.王筠.說文句讀.卷十四:「謂不省錄人也。亦當
作冥合解,故眇其目,傲睨加人,乞兒暴貴之狀也。」
|